刚看完一本介绍德国人的书,觉得很有意思,他们的言行举止似乎如此不同于美国人,中国人,而这些不同的背后有这么深刻的(当然是未经严格证实的猜测)宗教,历史,社会,自然原因,我不时地去回忆我见过的事情,人来印证这些叙述,感觉有趣。
其中说到德国人对商业的晚餐,社交聚会很守时,即使迟到几分钟也是非常不礼貌的。为了避免迟到,德国人通常早到,然后在建筑物周围转圈,如同等候着陆的飞机一样,也要追求准点进入建筑物,会所的那个时刻。美国式的聚会呢?一般在通知你开始的时间之后的两小时内,晚餐,致词,节目是不会开始的。这两个小时属于CUSHION,供喜欢迟到的人(尤其是认为化妆比准时更重要,又不愿意更早开始化妆,或者即使更早化妆仍然无法获得更早的化妆结束从而准时到达,或者就是不可救药地一贯迟到的女士)迟到用的,或者供社交的人,手里拿着小饼干夹着金枪鱼酱或者奶酪或者菠菜酱,举着红酒或者啤酒,三五成群交流用的。 中国人呢? 我也很糊涂,因为几次朋友的聚会,我都是按美国方式去立即的,虽然不化妆,可是我不知道该交流什么,所以我总是晚些去,可以减少交流时间,到了会场可以立即开始晚餐,喝啤酒,然而最近几次证明我错了,我的朋友请我去聚会,几乎都是他们给我打电话,以“你怎么还没到啊?我们都开始半天了”开始,以“开车小心点儿,快点儿啊”结束。
下次,我一定准时到,按德国人的期望参加中国人的聚会,但是考虑到我的长距离车程,路上不可预测的交通流量,我想我是无可避免地要象等待着陆的飞机一样绕着朋友家转圈了。踢球的时候我倒是基本早到,然后趴在草地上,什么也不想,等着队友的到来。
IMG_3356 (2).JPG
第二块黑巧克力,就是这块,是我吃到的最浓的,迄今为止最好吃的黑巧克力,瑞士出的,使用了SAN TOMES的可可豆做的,明显地更苦,更香,涩涩的感觉更强烈,今天晚上看来是睡不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