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看国产电视剧《穿越激情》,呵呵,边看边骂。
片中一年轻女性,二十六七吧,号称著名摄影师,七岁得国际大奖,来自伦敦的华裔,回上海工作,高薪高位受聘于上海某文化推广公司,这就是背景。
来自伦敦,却一口美国英语,让人莫名其妙。我觉得国内编剧要编就编一点儿自己熟悉的事情不好吗?比如国内夫妻间的吵吵闹闹,商场上的钩心斗角,警察罪犯之间的搏斗,多好写,多容易写,多容易令人信服啊。可是编剧非要写这么个国外背景出来的年轻女性,给伦敦出来的人安个美国口音,这几乎是没有可能发生在现实中的事情,当然你一定要坚持在鸡蛋里挑骨头,那么一万个鸡蛋里可能还是有一个鸡蛋里面能发现骨头。
同样的道理,七岁获奖,摄影的事情我不懂,可是各个行业也有些共性吧? 音乐界,数学界我听说过天才,其他行业还很少听说。把这样一个不具备共性的特点安排在女主人公身上,是达到了什么目的呢? 我始终不明白,为什么编剧要写这个他不熟悉的背景,安排这些不寻常的特征? 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把电视里的男主人公换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呢?观众肯定不相信了,这就是我看见伦敦来的人带着美国口音后同样的感觉。
如此资历背景的女性,居然不知道办公室不许抽烟的规矩,而且狂抽烟,以致触发报警器,喷水。这时候我要拿汤匙敲打编剧的脑袋了,不顾场合,不顾规定,随意抽烟的,好象只有国内吧?
至于写这个女孩如何安排发布会,好象一切都很有主见,一切都有安排,结果发布会却推迟了,因为灯光不符合要求,新的灯在运送的路上,我不知道这样的推迟是否也在这个女孩的安排之内,一般,我们不认为这是SYSTEM GLITCH,不是BUG,这是MAJOR FAULT。是人就会犯错误,错误可以原谅,但是对于一个高位的职业人士,如此错误,是不可消除的主要失败。或许我又要质疑编剧对商业世界的经验,见识了。
.JPG)